10月17日農歷九月初九,是我們傳統的重陽節,九九重陽節因與“久久”同音,有長久長壽的含意,自古以來,中國人對重陽節就有著特殊的感情,每逢此節,人們常常從事登高、敬老、賞菊這三事,千百年來形成的獨有的中國重陽文化與風俗。
兩千多年以來,重陽節早已不是簡單的自然時令,今天重陽節也已經成了頗富人情味的節日——老人節,中國人賦予重陽更多的寓意與厚重的時間感、生命感。
“人生易老天難老,歲歲重陽,今又重陽,戰地黃花分外香”,在殘酷的中國革命進程中,毛主席在《采桑子·重陽》中,通過重陽節對中國革命的賦予了更為美好的前景與未來;
登 高:
重陽節首先是有登高的習俗,登高以“避災”,金秋九月,秋高氣爽,登高望遠有心曠神怡、健身祛病的目的與效果。
敬 老:
重陽節,也是中國老人節,為表達對老人的孝敬,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的風氣,1989年起,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同時被定為老人節,2006年5月20日,重陽節被國務院列入了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賞 菊:
中國人在重陽日歷來有賞菊花飲菊花酒的習俗,每當這個時候舉辦賞菊花大會,活動之地定是人潮如海,賞菊飲菊花酒起源于陶淵明,陶淵明以愛菊出名,后人效之,遂有重陽賞菊之俗。